大龙:“千企帮千村”助力脱贫攻坚
2018-07-11 21:48:54   来源:党政办   作者:姚婷   点击:

    近年来,大龙开发区紧扣省委、省政府大扶贫战略部署,以“五个一批”为抓手,充分发挥黔东工业集聚区“火车头”、铜仁工业经济发展“顶梁柱”和内陆开放要地“桥头堡”优势地位,积极引导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参与到“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工作中去,探索推出多种产业扶贫机制,其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龙园区航拍

自“千企帮千村”行动开启以来,大龙开发区中伟集团、东亿电气、红星锰业、箱包产业园等5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发挥企业技术、资金等优势,参与扶贫行动,助力各村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据悉,开发区现有工业企业400多家,稳定就业员工16393人,普通员工平均工资2180元/月。

贵州中伟集团:双赢促进群众增收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大龙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指导下,贵州中伟集团结合国家“精扶贷”贷款政策,依托园区产业发展优势,探索出了“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以企业应收账款为抵押,由大龙开发区平台公司担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将5万元“精扶贷”贷款交由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与园区企业签订入股协议,贫困户每户每年保底分红4000元,解决1个以上就业岗位,村集体按每户1000元/年保底分红,到期由企业负责还款。

中国西部新能源产业园

“产金互促541”金融扶贫真正实现了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的有机结合,既解决了贫困户长效脱贫和短期固定收入矛盾,又解决了村集体空壳及经济薄弱的问题,同时保障了企业融资和招工难题,可谓是一举多得,实现贫困户、村集体、企业多方共赢。

中国西部新能源产业园

该模式于2016年1月正式实施以来,共为辖内1168户贫困户办理了“产金互促541”精扶贷。2017年,实现贫困户分红467.2万元、村集体分红116.8万元,目前,已实现19个行政村全覆盖。而贵州中伟集团通过“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解决建档立卡户2344户,已兑现红利1172万元,覆盖石阡、玉屏及周边区县43个村,超过2万人受益。

园区一角

脱贫攻坚关键期,贵州中伟集团自愿参与,致力打造美丽乡村——

贵州中伟集团围绕脱贫攻坚精准发力,拟通过就业扶贫及养殖、种植、人居环境改善等方式,继续开展企业扶贫新模式,在大龙开发区打造马面、草坪、抚溪、九龙、蔡溪及前龙六个扶贫样板试点村。

出资150万余元,以马面村作为贵州中伟集团扶贫首个样板村,打造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大、小两个文化广场已完工投用,切实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草坪村的企业扶贫项目上,贵州中伟集团已投入近60余万元,初步完成村活动场主体工程建设,后续将进入绿化作业、设置篮球场及其他休闲健身设备。

马面村文化广场

贵州中伟集团先后获评“产金互助541精准扶贫龙头企业”;“贵州省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示范项目”;“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等荣誉。

荣誉称号

这些殊荣,既是贵州中伟集团多年来致力于脱贫攻坚事业、造福周边群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肯定,亦是一种勉励,贵州中伟集团也将继续践行责任,立足发展,为大龙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新的力量。

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在企业金融扶持上,除每年分红外,企业用人机制上也不忘扶贫初心,以“就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实现长远发展。

以打火机产业、箱包产业为例,大龙开发区紧密联系辖内劳动密集型企业,贫困群众只要能做事、肯做事,就尽量让他们有事做、有钱赚,在相关政策的助力之上,确保其能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生态文明工业新城

贵州东亿电气是一家集打火机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大龙开发区“工业化精准扶贫示范企业”。项目占地410亩,总建筑面积约5.53万平方米,总投资3.7亿元,建有50条打火机生产线。如今,项目一期、二期已相继投运,现正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其发展步伐可喜。

贵州东亿电气一期大门

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东亿电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大量招收辖内贫困户、搬迁户和缺失部分劳动能力等有就业意愿的群众,带动其发展增收。目前,东亿电气员工有1500余人,其贫困户200多人、农村转移劳动力700多人,工人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自发展以来,脱贫攻坚上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了开发区广大群众的认可。

东亿电气航拍

家住大龙开发区鲢鱼塘村的姚建菊,不仅劳动力有缺失,眼睛也患有疾病。家中,老母亲体弱多病,丈夫没有劳动能力,儿子上初中开销也越来越大,全家人的经济担子都压到了她的身上。

前些年找工作多次碰壁,直到2014年,她前往东亿电气求职,最终被录用。“是东亿电气改变了我的生活状况,企业根据我的身体条件,安排了一个我力所能及的工作,来保障我的经济收入。现在,我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工资。”在东亿电气工作三年多的她,得到了企业的照顾和帮助,家庭条件正日渐好转,虽然不是高收入,但对于姚建菊来说却是很难得的一份稳定的生活保障。

车间忙碌的身影

目前,东亿电气一期、二期日生产量可达400万支。面对当前市场需求逐渐加大的形势,该企业将继续完善项目二期内容,并计划招工至1800人。为实现其招工目标,东亿电气在生产线正常运转前提下,仍处于持续招工状态。当两期项目全面运行后,每天将可以达到500万支打火机生产量,解决2500余个就业岗位。

 翻板车间的工人

作为大龙开发区又一劳动密集型支柱产业园之一——箱包产业园内纯青、阳光、林峰、欧兰仕等10多家箱包企业入驻,自运营发展以来,该产业园实现年产箱包2000万个箱包的生产规模,产值可达8亿元。

箱包产业园

该产业园在做大做强的同时,有效回应脱贫攻坚号召,吸纳包括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在内的1000多名当地及周边群众实现就近就业,高效满足群众就业诉求。

走进箱包产业园,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映入眼帘;生产车间内,机械有序运转,工人在各自的责任区域忙碌着,各条生产线紧张作业,一派忙生产、赶订单的繁忙景象。

车间内忙碌的工人

“自2017年正式投产运营以来,阳光箱包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厂区4条生产线上有110个员工,产品处供不应求状态。”该园区阳光箱包厂长杨洪昌告诉记者:“我们年产箱包可达71万个,产值达4000多万元,发展速度远远超过预期目标。现订单量已接到今年7月中旬,我们不愁订单,只担心产能跟不上。”下一步,该企业计划将生产线增至8条,把员工增加到200多人,以确保阳光箱包能更高效运转,让想来就业的群众能够有业可就。

阳光箱包展示厅

而除了阳光箱包外,箱包产业园内的其它箱包企业,发展前景同样喜人。一个个箱包企业的投运和扩大生产,成功解决了大龙及周边广大群众的就业问题,实现企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双赢局面,为大龙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力。

红星锰业:担当践行社会责任

在“千企帮千村”扶贫路上,除了民营企业助阵外,国企也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在立足大龙阔步发展的同时,把公益事业当做企业发展的一部分来做,为大龙开发区发展贡献力量。

红星锰业大门

贵州红星发展大龙锰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能源、新材料应用领域锰钡系列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自2001年收购已破产的贵州汞矿大龙氯碱镁厂成立后,始终坚持“昨天是零,今天是压力,留给明天的只有努力”的发展理念。并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280个,间接带动就业近3000多人。

为积极响应扶贫号召,红星锰业始终坚持发展成果共享理念,把企业发展带来的效益,注入到公益事业上。

厂区一角

今年2月份,红星锰业春节前走访慰问了企业困难职工,为其送去油、苹果等慰问品及慰问金。并鼓励其要积极生活,把生活过得更好,表示职工在遇到困难或难题时,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发展至今,红星锰业累计投入社会公益资金200多万元。

企业对所在地周边的麻音塘小学、大屯小学、岩下小学、一心小学等给予了重点关注,捐赠文体用品,还有公司入职大学生自发利用工余时间到附近小学为学生辅导功课。

走访慰问困难职工陆莉红

前行路上,红星锰业持续深耕技术创新,积极衔接细分市场,大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扩大企业产能,直接带动39户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出列。

帮助困难职工只是其中部分内容,在其居住条件上,红星锰业也有了规划。刘咸夏介绍:“我们准备把企业职工安排到草坪村的集体宿舍,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并更安心地工作。”

捐助文体用品

截至2017年底,公司累计完成产值55亿元,上缴税收3.5亿元,并持续稳定了1200多个职工的就业。

下一步,大龙开发区将继续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积极培育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提供稳定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增收。紧紧围绕“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群众”的产业扶贫思路和“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多企帮一村”等帮扶模式,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帮扶就业,全力推进大龙开发区“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助力大龙开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