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大龙开发区大龙镇紧抓全省“5个100”工程和作为30个省级示范重点小城镇建设战略机遇,结合大龙区位、交通、工业集聚优势,围绕“规划引领、拉开路网、疏老城建新城、以产带城以城促产”思路,立足优势,彰显特色,以“打造交通枢纽型、工矿商贸型”黔东现代生态工业新城镇为目标,以工业产业为支撑,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明显改善,产城一体化初步形成。
区镇联动,高目标定位,高标准规划,走城镇建设科学发展之路。一是成立了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明为组长,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大龙镇党委书记杨代军等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区镇一把手相互联动,齐抓共建,为高规格推动大龙小城镇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为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跳出大龙看大龙”,提出“北有茅台、东有大龙”的目标,以高标准规划为引领,1000万元聘请具有国际水准的新加坡裕廊规划团队为大龙量身设计发展蓝图,定位大龙——打造产业集聚之镇、绿色宜居之镇、滨河活跃之镇和文化交融之镇。三是围绕高铁车站规建高铁新城,围绕北部工业园区规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域联动物流园等园中园产业经济区,围绕5A级风景区舞阳河规建城乡亲和宜居园。四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为手段,走城镇建设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新城镇。
突出重点,抢抓政策,打好“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三大功坚战。一是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招商借力方式,广泛运用BOT、EPC等模式加大路网、管网、绿化、污水处理等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提级改造了城区道路,建成了4号干道,全面启动了1号、2号、5号干道和320国道改造,总建设里程35公里。二是紧紧抓住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策扶持和省民政厅等部门帮扶支持小城镇建设的良机,整合公租房、廉租房、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生态移民资金,加大住房、体育、公共休闲广场等民生工程建设。2035套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130户500人扶贫生态移民搬移入住,完成保障性住房1284套,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4919套,争取利用国家惠民政策,全镇通村、通组、连户路硬化,农村自来水工程已全面完成。三是招商引企建工业园区、物流、房产、餐饮、宾馆、服务等产业,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为城镇建设增添活力。四是做好“引民建镇”文章,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城镇建设,促使城镇建设投入走上社会化之路,积极推行不限身份、不限户籍、不限资金来源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全社会广大农民、干部职工和个体私营业主到城区建房置业。
服务业引领、特色业带动,向绿色生态、商贸活跃新城迈进。一是做大做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以大面积种植油茶、杨梅、柚子等特色林果业,全力打造大龙清水塘杨梅、三岔仙柚、金箫茶籽油三大支柱农业产业以及以南宁为核心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二是抓住中国华电集团帮扶建绿色小城镇机遇,抓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和房屋立面改造等配套工程建设。三是以客运专线一心高铁站、大龙火车站、宝鼎物流等为中心,建成一批以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建材等为主的专业市场,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目前龙城佳苑超市、龙井坪商业步行街、大屯综合市场扩建等项目正火热进行。四是以推进生态小城镇建设为抓手,构建和谐新城,启动舞阳河景观工程和河道治理工程,开工建设第一期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等城镇配套公共设施项目。完成道路绿化3500余米,建公厕3个,设垃圾箱200个,立面改造500余户,安装路灯800余盏,打造万元田1450亩,覆盖农户453户1686人,打造油茶、杨梅等万元山2780亩,覆盖农户316户1306人,沿舞阳河修建河边旅游大道正在有序进行。
上下联动,相互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加快示范小城镇建设进程。定期组织中层干部到小城镇建设先进、亮点镇参观学习,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现代特色示范城镇,同时强化与省直帮扶单位省民政厅联系,派干部长驻民政厅,跟踪争取项目落实并及时反映小城镇建设情况和存在困难,寻支持,抓落实。
抓服务、征拆,为推进城镇跨越发展铺平道路。一是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为宗旨,严格“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领导一抓到底”服务意识和“五加二、白加黑”苦干实干工作作风狠抓征地拆迁工作,紧抓征拆工作这个城镇建设的重难点,通过创新开展“三个什么”(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和“怎么当好支部书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统一干部职工思想。二是坚持开展“周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自2011年理顺体制以来,累计征地2.2万亩,拆迁房屋980栋1200户,搬迁坟墓1.4万座,没有出现一起因征拆导致的非法越级上访,确保了“沪昆高铁、铜大高速”大龙段重大项目建设,开发区飞龙、腾龙、金龙、黔龙、龙腾、华龙等“五横八纵”城市主干道及供水、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新招商引资的70余家企业得以快速落地并建成投产达产,以大征地、大拆迁、大稳定促进了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陶劲锋)
责任编辑:杨亚飞